【羊城派】广东贫困聋儿装人工耳蜗最高可获6万元资助

2018-06-01

        家庭贫困的重度听障孩子又有了新资助!记者从中山一院了解到,由广东优生优育协会和广州长鹿六脉慈善基金会发起的“天爱有声”项目已于六一儿童节前夕启动,并资助了该院两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进行人工耳蜗手术。

        手术十分成功,接下来该项目将联合社会各界资助力量继续为听障儿童们根据不同情况提供4-6万不等的限额资助。具体捐赠流程及申请流程可关注天爱有声项目公众号,将通过“天爱有声”受捐。

        1岁1个月的斌斌(化名)是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如果不是耳朵上还留着手术后的纱布,很难想象这个可爱的宝宝是一个听障儿。斌斌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出生时,他没有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满月后又没有通过复查,在孩子5个月时被确诊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得知孩子的病情后,斌斌妈妈带着孩子来到了中山一院耳鼻咽喉科,找到了熊观霞教授。

        熊观霞教授为孩子仔细检查和评估后告诉斌斌妈妈,孩子可以通过做人工耳蜗手术,让他能够听到声音。然而,目前单侧人工耳蜗的费用价格不一,国产耳蜗单侧为9万多元,进口耳蜗在15-20多万元,尽管广州医保可以报销一部分,但这笔费用对于原本贫困的斌斌家庭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就在斌斌妈妈一筹莫展时,熊观霞教授为她联系了“天爱有声”项目负责人,经过仔细评估和入户家访,项目方决定对斌斌家庭进行资助,让孩子顺利手术。“从入院看病到接受手术,只花了20多天。”回想起这段求医经历,斌斌妈妈十分感动,她多次表示感谢。

        据介绍,人工耳蜗手术是目前治疗重度或极重度耳聋的最为有效的医疗方法,但人工耳蜗的植入费用相对昂贵,许多贫困听障患者及家庭无力承担而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熊观霞教授表示,对于听障患儿来说,越早植入人工耳蜗效果越好,“2岁前植入康复效果最好,第二个分水岭是6-7岁,过了这个年龄段,效果就不那么好了。”

        记者了解到,“天爱有声”项目主要针对全省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佩戴助听器效果欠佳或无效,医学检查和评估无手术禁忌症,无蜗后病变,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的贫困患者。根据贫困患儿的具体情况提供4-6万元不等的限额资助用于人工耳蜗手术。不过,被资助的孩子在申请时需不满12岁。具体捐赠流程及申请流程等更多详情可关注天爱有声项目公众号“天爱有声”。


文/羊城派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来源|羊城派  2018-05-31
责编|郑宗敏